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運儀式9月25日上午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運!”
從2015年正式開工建設到如今正式投運,短短四年時間,一座規模宏大、造型炫酷的世界級機場拔地而起,打開了首都通往世界的“新國門”。設計到施工,大興國際機場走的每一步都“吸睛”無數,英國《衛報》曾將其評選為即將竣工的“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作為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底是什么樣的?下面我們從空中俯瞰,一睹它的風采↓↓↓
空中看機場 造型似鳳凰
以航站樓為核心,向四周延展,從空中俯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就像是一只展翅欲飛的鳳凰,它主要由航站區、飛行區、綜合交通中心等部分組成。
航站樓核心區,旅客在這里辦理登機手續——出港和到達。它的屋頂采用了鋼網架結構,由63450根桿件和12300個球節點拼裝而成,從空中看,形成了一個不規則的自由曲面空間。
指廊:步行8分鐘可達最遠登機口
以航站樓核心區為中心,分別向東北、東南、中南、西南、西北五個方向伸出了五條指廊,通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飛行區。這種從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的設計,使航站樓中心點到最遠端登機口的距離只有600米左右,旅客步行前往最多只用8分鐘。
航站樓主樓正北側還伸出了一條指廊,這是綜合樓,它與航站樓、五指廊共同形成了一個形態穩定勻稱的整體構型。
飛行區:遠期規劃七條跑道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飛行區,遠期規劃七條跑道,前期投用四條,首次采用三縱一橫的構型,共設置83個近機位、67個遠機位和緩壓機位。
航站樓:地上五層地下兩層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地上共有五層,雙層出發、雙層到達。地下共有兩層,地下一層是站廳層,地下二層是站臺層,旅客可以直接在航站樓內完成民航、高鐵、軌道交通等多種出行方式的換乘。
大興機場歷經4年多建成,工程建設難度世界少有,建設和運營籌備總進度綜合管控難度也堪稱世界之最。其航站樓是世界最大的減隔震建筑,建設了世界最大單塊混凝土板。初步統計,大興機場已經創造了40余項國際、國內第一,技術專利103項,新工法65項,國產化率達98%以上,工程驗收一次合格率100%,13項關鍵建設指標全部達到世界一流。上千家施工單位,施工高峰期間數萬人同時作業,全過程保持了“安全生產零事故”,全面實現廉潔工程目標。
大興機場的運行效率和綠色指標也均屬于世界領先水平。運行效率方面,機場航站樓是世界首個實現高鐵下穿的航站樓,雙層出發車道邊為世界首創,有效保證了旅客進出機場效率。機場跑道在國內首次采用“全向型”布局,并采用了世界最大的空管自動化系統——中國電科為大興機場配套建設的多型國產自主空管系統,該系統綜合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大興機場還建立了中國最大終端管制區,在航空器地面引導、低能見度條件運行等多方面運用世界領先航行新技術。綠色指標方面,大興機場在全球樞紐機場中首次實現了場內通用車輛100%新能源,擁有世界最大的耦合式淺層地溫能利用項目,是全國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高的機場。
大興機場總投資達到4500億元,其中民航部分投資達1167億元,帶動交通等市政配套投資達3000多億元。未來,大興機場與北京首都機場將共同把北京打造為世界首座擁有雙國際樞紐的城市。兩場年旅客吞吐量將突破2.5億人次,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生產要素高效聚集,激活150平方公里的臨空經濟區,服務北京和雄安新區建設,促進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
大興機場位于北京市大興區和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之間,與天安門直線距離為46公里,是目前全球建設規模最大的新建機場。機場本期紅線內總用地約27平方公里,遠期規劃占地面積45平方公里。機場建成了“五縱兩橫”的交通網絡,1小時通達京津冀。大興機場航站樓綜合體建筑140萬平方米,直接用于航空服務的核心區面積70萬平方米,可停靠飛機的指廊展開長度超過4000米。